新闻是有分量的

净慧法师的云居山茶话,禅意人生智慧闪耀

2024-04-25 08:41栏目:何为佛法
TAG:

净慧法师的云居山茶话,禅意人生智慧闪耀

净慧法师云居山请茶开示精选其一,(1993年4月15日晚,江西南昌良茂楼。在座的有云居山真如寺方丈大和尚、真如寺监院明道大师及弟子明证、明树、吴明山):历来弘法都要借助外缘。过去,虚云老和尚每次采摘云居山茶叶,都要包裹妥当,送到北京。 这样做,既不失佛教的清净庄严,又广结善缘。茶虽不多,一点也是心意。人们往往舍不得喝,重要客人来了就用这茶招待,说这是老和尚送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因缘,寺院才能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得以恢复。现在我们也是靠老和尚的法荫。老和尚的法脉下有很多人,南华、云门、云居都连在一起,影响很大。老法师的功德不可思议。有人准备用文学形式为老和尚写传记,湖南准备拍电视,大家准备重编年谱、法汇录。要树立老和尚的道风 二、(4 月 15 日晚,江西南昌良茂楼,在座弟子明正、明树、吴明山): 禅寺吃茶,在赵州和尚面前有记载。法堂前有一面茶鼓。当鼓敲响时,所有的人都要到指定的地方吃茶,招待贵宾和长老。当时吃茶有吃茶的规矩,有一些关于佛教的问答、机锋,已显示出禅与茶的一致性和统一性,但尚未正式形成吃茶的公案。到了唐末,赵州和尚在古观音院(今柏林寺)住下来,才把吃茶作为参禅打坐的一种方便、入禅的方法。

对于 "吃茶 "这个案例的含义,有这样的理解,也有那样的理解。我的理解是,佛法是说不出来的,再多的语言也代替不了实践和亲身体验。能说出来的并不是真正的佛法,真正的佛法只能在实践中领悟。就像喝茶一样,只有亲口品尝,才能品出茶的味道。所以,赵州和尚告诉初来乍到的人和留下来的人,要自己去体会;我的另一种理解是:告诉你们要全身心地投入。否则,说什么都没用。不用问这问那,不用问西来意,不用问佛,吃茶去吧。只要你全心投入,你就会明白。这就是学禅之道,体现了茶禅合一。当然,其他人可能会有其他的体会。

赵州和尚之后,由于他的禅风影响很大,形成了一个著名的公案--"赵州茶"。同时,还有 "云门饼"。在历史上,它们分别被称为 "赵州茶 "和 "云门饼"。

为什么一定要从云居山请赵州茶呢?其他地方的茶树可能更适合在赵州(今赵县)生存繁衍,但与赵州无关。如果你明天去云居山,就会知道真如寺的第一道门就是赵州关。只有进入赵州关,才能进入真如寺。当年赵州和尚云游至云居山,是云居道英在此开法。道英是曹洞宗的第二代传人,他与曹山本寂禅师师出同门,师从东山良杰。不过,曹山一脉并没有传承下来。曹洞宗传自云居道英,所以云居就是曹洞宗的道场。当时,道英比赵州和尚还小,他说:"你为什么不找个地方住下来呢?赵州问道: 我能住在哪里呢?云居说:前面有个古寺基。这个回答是云居道膺第一次见到赵州。赵州与云居山有如此深厚的渊源,我们从云居山取茶苗,意义非同小可。

第二个意义是,现在云居山上的很多茶树都是虚云老和尚亲手栽种的。当时开了一块荒地种茶,原来叫云雾茶。虚云老和尚最推崇赵州老和尚,也提到了赵州茶。佛教界说,他们年龄相仿,都活了一百二十岁,面容也像,禅风也相近,那假老头就是赵州转世。所以,从云居山请回茶叶是有现实意义的。我们花这么大力气请回来,活不活都不一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是一件会产生影响的事情,在茶文化意义上,在禅风上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三个意思,真正种活了,赵州茶已经不是空有其名了,所以要千方百计种活。这也给了我们一个题目:只能种好,不能种坏。冬天要弄个暖房,温度不能低于零下六摄氏度,避风、晒太阳即可。赵州茶种下后,禅风也接了过来。

我们学佛,一定要不改初心。哪怕我们只能做一点点贡献,甚至是比一点点贡献还小的工作,只要是对佛教、对人类进步有意义的,都算没有虚度此生。只要我们知道自己的一切工作都与佛陀所创立的事业有关,我们就不会放纵自己,就会抓紧点滴时间去修行、去弘法。

三、(4月16日上午,江西南昌良茂大厦;在座弟子明正、明树、吴树山): 佛教面临着内外部的挑战,就像赵州茶从南方搬到北方,环境不适应,但要生存;又像一朵花生长在荆棘丛生的杂草丛中,要培育它,就要有披荆斩棘的胆量去培育它,而且要培育它都不容易。

我们平时说因果报应好,那是与文革时期相比,如果与国外佛教发达地区相比还很不够,主要是内功不够。

有位学者曾对赵朴老说,当前各方重视宗教研究的形势,客观上提供了一定的外部条件,内部应该抓紧时间培养人才。在外部普遍向内部要人的时候,如果有合格的弘法人才,就可以完成时代使命,否则就会失去良机。我们当时听了很受鼓舞。他很有眼光,看问题很尖锐、很准确,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他还说:"遗憾的是,我们无法承担这项任务,必须依靠僧侣。没有高素质的僧侣,就无法满足社会提出的要求"。他的讲话已经过去三年了,变化很大。三年来,我们仍然取得了进步。但社会的变化更大,我们内部的变化并不突出。现在中国佛教的客观形势虽然比较好,但自身振兴的愿望还比较弱,就像一个久病的人,一下子很难恢复过来。这并不是说没有希望,而是我们应该有忧患意识。时不我待,危大于卵。中国佛教向何处去?他老人家(指虚云和尚)从来没有表现出 (明证门弟子整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