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探索世界奥秘:从凡夫到菩萨,一起追寻心灵成长之路

2024-04-21 10:11栏目:何为佛法
TAG:

入中观第四课第八讲: 凡夫、声闻缘觉、菩萨的缘起观

主讲人: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京大学禅学会 北京大学禅学会

时间:2009年4月12日

地点: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407室。

凡夫、声闻缘觉与菩萨的世界本源

我们已经了解到,达到第三地的菩萨正在逐渐转变因果世界的框架,逐渐改变自己的认识。那么,这个因果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用这张表格来说明。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张大表:

(省略插图)

正所谓 "邪见无边路"。我们还是需要了解一些暂时缘起的知识,否则就不知道该如何设定了!暂时缘起,即暂时的世界观。

正如我们在之前的课程中所说,月称论师将我们的世界分为两部分:暂时的世俗谛和究竟的世俗谛。

究竟世俗谛是佛菩萨现量的世界,它是清净的,我们暂时看不到。我们必须暂时安住于世俗谛。

佛经中有一个词叫 "建立",也就是 "安顿"、"从无到有"。你把它建立起来,你就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怀疑,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念。换句话说,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对世界的理解是需要我们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在建立之前,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什么呢?没有,如果是人,那就不算有。

月称大师说,我们对世俗的理解是不成熟的,或者说有很多错误。对于世俗的认识,有猴子变人说,有海兽变人说(现在有人建议修改教科书,说人是海兽变来的,也有很多科学家取得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但这些都不足以成为一个生命必须依赖的世界起源理论。按照《入中论》的解释,我们所要确定的世界起源论的世俗真理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用这种形式来理解它。

首先,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人:凡夫、菩萨、罗汉,其中菩萨和罗汉比较少,凡夫比较多。今天坐在这里的人,可能有 90% 以上还停留在凡夫的层次,所以了解这个结构是非常合适的,"建立 "一个世俗缘起的概念,了解我们宇宙诞生的过程,也是非常合适的。

这三者对世界的缘起各有各的看法:凡夫有凡夫的一套观念,罗汉有罗汉的一套观念,菩萨有菩萨的一套观念。有什么区别呢?他们都有成、住、坏、空四个阶段,都在成、住、坏、空和成、住、坏、空中轮回 ......。但是,凡夫的形成、住、灭、空比菩萨和罗汉重,菩萨的形成、住、灭、空比罗汉和凡夫轻,或者说,凡夫没有形成和灭亡的过程,而佛却有形成和灭亡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的微妙性就算有了。

就凡夫而言,成、住、坏、空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之间是有间隔的,一个阶段结束了,下一个阶段又开始了,正如《地藏经》所说:"此界灭后,送彼界;彼界灭后,送彼处;彼处灭后,送彼处;彼处灭后,送彼处;彼处灭后,送彼处"。此境成时,又复还来",即有一个形成、住、灭、空的过程,中间有一个间隔,然后又有一个形成、住、灭、空的过程。

探索世界奥秘:从凡夫到菩萨,一起追寻心灵成长之路

僧伽罗汉对地、水、火、风的应用和理解已经降到最低。如何理解?即使有形、有住、有坏、有空性,但所有的形、住、坏、空性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地、火、水、风四个基本元素存在。然后都是一样的:这边坏了移到那边,那边坏了移到这边,每个物质的几个元素都还是一样的。就这样,转来转去,土、水、火、风四种元素就这样相互组合在一起了。就像显微镜下的化学家,看到物质元素相互转化,其实心里并没有什么变化,以为都是差不多的物质,只是相互调换了一下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就变成了另一种物质。所以他们眼中的世界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在罗汉的心中,无常已经更淡、更微了。

在第六初地菩萨的眼中,基本上没有间断的界限,基本上是延续的。这是因为他们执着的对象是业性空。在这两者之间,因为没有彻底证悟业性空,所以存在着微细习气的生灭无常。到了六地以上,他们就能认识到万法本来空寂,即使有因果轮回,因果本身也没有实体,只是一种法的延续,一种概念的延续,没有自性存在。因此,对他们来说,没有太明显的灭的过程,也没有太明显的生的过程。

往上走,佛的境界他已经明白,往下走,凡夫和罗汉的境界他也能明白,但看到的却不一样。菩萨能理解罗汉停留在地、火、水、风的理解中,但地、火、水、风的理解却不能变成菩萨的境界。这是因为菩萨从罗汉阶段走出来后,就再也回不到罗汉境界了。在这里,菩萨的心理感受和对成、住、坏、空的理解,其实与没有成、住、坏、空基本相同:菩萨在这个阶段即使有来去,也没有来去的形象可言;即使有轮回,即使有生死,也是因为众生知道他有轮回,而自己的感受中却没有生死。也就是说,他的前世、中阴身阶段和后世都是连贯的,那么他的知识和精神也都是连贯的。他不是被动的,他不是被迫离开某个肉身或接受某个肉身,他是完全自主的。在这种情况下,成、住、坏、空的连续性就成为一条线,不会中断。对于四大种,他也能看到,但他看到的是四大种的本质。他的现见具有关键作用阿罗汉的现观,执着于地、火、水、风四大种性,他用现观来判断一个事物是真的存在还是不存在,用这个现观来判断这个事物是真的存在还是不存在。阿罗汉经常对凡夫说:"外面的这些东西都是假的,你们不要执着。" 他用现观来判断有无。上不见菩萨界,下不见凡夫界。凡夫看到的是五光十色等等这一切,而阿罗汉已经从其中走出来了,他知道凡夫是这个境界,但他自己得到的不是这个境界,他是更高一层的境界。当他看到地、火、水、风的任何物质时,他都能达到极其宏观的境界,宏观到什么程度呢?万事万物,哪怕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地球,都只是地、火、水、风。因为所见极宏观、极微观,所以阿罗汉可以引导凡人进入凡人的境界,引导凡人向上修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