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家居士三发心阶段必知:如何让行愿更加圆满?

2024-04-19 08:45栏目:何为佛法
TAG:

启蒙(三)

启蒙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2005年开悟者教诲系列

妙祥法师主讲

时间:2005年11月6日

地点:辽宁省海城市大悲寺年佛堂

听众:道场男众居士约三十人

觉悟心性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心性觉悟阶段应该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主要告诉大家要尽力而为。

第二个问题:在发心阶段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刚才我已经讲过了,大家已经大致知道应该注意什么了。在发心阶段首先要注意的是依教奉行。因为我们终究是凡夫,刚刚开始,有很多事情不懂,不知道怎么做,有很多习气和毛病。有时候我们要互相抵制,自己的知识可能比别人高明。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做,如何才能达到将这种领悟坚持到底,特别要注意依教奉行,这是无价之宝。

遵从教诲 "意味着什么?就是放下执着,就是无我。只有依教奉行,即使心中充满不甘,也能把事情做好。即使胸中充满了愤怒和烦躁,快要爆发的时候,如果我们能遵循这种依教奉行的做法,并努力去做,它就会立即被压制下去,并逐渐转化为清凉。第一次压制住了,第二次就不会那么高涨了,第三次,心可能就会逐渐平静下来。所以,这循循善诱,才是修身养性的良药。

山西五台山一带的稻米稍好一些,但大部分都有很多沙子,多到什么程度呢?有时吃一碗米饭,能剩下碗底的沙子,有好多沙子。每天做饭前,我都要把饭淘一遍,根本去不掉这些沙子。前几天,我们还在讨论这个问题。这些沙子该怎么办呢?洗米花了一个多小时。吃饭的人很多,有时一百多人,有时三百多人,还要喝早粥,所以沙子很多。那时候,沙米就是我的沙,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一个师傅说:"这个要沙两遍"。从时间上来说,两次就来不及了,他说,"那你就不早起一点,你一点钟就起来"。他不负责任地告诉我,一点钟起来沙米。当时我的工作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他却说出了这样的话。说这话的人并不是寺院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只是一个在寺院工作了很长时间的老人。

遵从教诲,不仅是上师和掌管我们的人说的话,我们要遵从教诲;即使是与我们平等的人,甚至比我们低的人,我们也要遵从教诲;即使是一个孩子说的话,我们也要遵从教诲。这种对教义的遵循是无价的,因此在觉悟阶段应该注意遵循教义。

在正念阶段,我们应该注意的另一件事是少说话,多努力。因为我们刚刚发心,有很多习气,有时候在理论上有自己的追求,喜欢要自己的面子,特别是自己的想法一定要表达出来,不喜欢受委屈,所以有时候话就多了。说得多了,其实就形成了一种知识。知识一形成,你的无知就已经形成了。过不了多久,你就会生气,就会发脾气。我们为什么会发脾气?就是因为我们说得太多,我们有太多的理论。所以,理论一出来,无知也就出来了。本来是无我的,但我们建立了一个标准,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一切。也就是说,用有相的东西来衡量虚无是一种颠倒。颠倒的东西必然要承受颠倒的果报,所以无明必然产生。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正念阶段要注意少说话。当然,在遇到问题时,一定要自己反复思考。做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不要依赖别人。如果依赖别人,当你真正依赖它时,它就会倒下。平时你说 "我靠得挺好的",还不是真的靠,真正靠的时候就会垮掉。为什么呢?因为它不真实,一定会倒。只有依靠自己才是真实的。

在发心阶段还应该注意很多问题。不能贪婪,不能占有,要大公无私,要乐于助人,要谦虚,尤其是在利益面前。比如,你有一张上下铺的床,当允许你选择时,你应该把下铺让给别人,自己选择不好的;当不允许你选择时,别人把好的让给你,你应该谦让给别人;当别人把不好的让给你时,你应该欢喜接受。

在发心阶段,最需要注意的是与大家和睦相处,忍辱负重。在这里,我们几个居民住在一个房间里,每个从外面来的人都有他的习惯。比如说,这个房子里住了五个人,这五个人中可能有几个人没有洗脚,甚至身上有一些异味等等,我们都应该欣然接受。有些人就是不这样做,"是谁把这个弄得这么臭!" 你一开始就提出过错,就失去了这个机会。那是无价之宝,那本应是甘露,那是在治愈你心中的贪嗔痴,治愈你的淫念。但你却不承认,认为那是某人带来的恶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修行中会有很多时候失去机会的原因。有些人可能还自以为是:"那又怎么样?这房子太臭了,不行,我都待不下去了,连气都喘不过来了"。你的脚臭,其实比你的淫心香得多。你的心是砒霜,但这种臭却是良药!所以,我们有时不识宝。

过去在五台山,我和大家住在一起,当时休息的姿势,我两边的人是一个褥子宽,我是半个褥子宽,而且两边的褥子都压在我的褥子上面,如果他们不叠褥子,我的褥子就叠不起来。我只能侧躺在中间,床上腰间放着一个大包,有碗口那么大。在我的前面,有一个袋子挡住了我的头,所以我只能把头低下,活动的空间很小,我的鼻子必须紧贴着袋子。但我的内心却充满了喜悦,"很好,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后来,其他人看我住的地方小,也没有什么怨言,恰好别的地方空出了一张床,他们让我上去,我不去。他们以为我在谦虚,其实我没有。我意识到,这是我无法割舍的无价之宝,如果我多睡一天,就能多得一天的福气。就这样,我坚持了很多天。后来,内室腾出了单独的床铺,坚持要我进去。我真的不想进去,诚心诚意地不想进去,但他们认为我谦虚,硬要我进去,并一致同意我进去。最后,我别无选择,只好去了。但我知道,如果我不进去,就会得到更多的好处。进去后,我自己占了一张床,我的慢心马上就起来了:"啊,你看我在这里练得多好,我有一张好床。" 我告诉你们,在利益面前,不是毒药就是甘露,所以我们修行没有太多选择,只有一条路:想了脱生死,就不占便宜。想占便宜,就永远摆脱不了生死,世界上没有便宜可占。所以,在便宜面前要谦让,在好处面前要谦让,包括衣食住行,都是一样的。当我们有了所谓的工作,有了更好的境遇,我们就应该时时刻刻都要舍弃这种 "美"。原来我有一个徒弟,算是我的徒弟,大家都知道,叫性空。我当时在五台山斋堂,那时候负责炒菜。寺院炒菜不像我们的小锅,是很大的锅,得有我们四口锅那么大,炒菜得拿大铲子翻,而我体力有限。每天到了做饭的时间,性空就来帮我翻菜。等我翻完菜,准备离开寺庙时,师傅要来斋堂看看,检查一下,还没等他检查,性空就悄悄离开了。我不知道,还以为他到时候就走了。每天都是这样,没有一次他是故意留下来或者多留一会儿让人来看看,而是帮完忙就走了。后来,我才发现了这个秘密。所以,这个人的品格是非常高尚的,在名利面前,我们应该向他学习。有的人就不是这样,我把粥都煮好了,主人快来了,他就跑过来,把锅铲拿过来在那里搅,主人走了,他就不搅了。这就是两种人。所以,我们应该懂得如何选择,如何做人。在利益面前,绝不能有半点为自己打算,哪怕是一口饭,我们也不应该是在那些日子里,我每天都在中午斋戒结束后吃东西。为什么我最后吃呢?因为我有一个想法:愿众生先成佛,我后成佛。所以无论如何,我都要按照这个来做。任何时候都要按照这个去做,这才是正道。不是说,等我成佛了,我就这样做,我现在就许愿,就这样,事情就是事情,许愿就是许愿,那是不行的。你必须把愿望融入每一件事中,哪怕是吃一口苹果或一口米饭,你都必须这样做。

1995 年,有一次我在本溪,下着大雪,我和性空要去盖县。从和尚家出来,冬天很冷,我就戴了个观音斗(和尚戴的一种棉帽子),性空没带观音斗,和尚也没带帽子,就我一个人戴着。当时天气很冷,我说:"你们为什么不戴帽子?" 他们说 "不冷" 事实上,我的手已经冻僵了。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回去拿帽子吗?还是怎么办?那已经太晚了。怎么办呢?一起冻吧,于是我摘下了帽子。他们说:"主人,你戴着吧" 我说 "不" 我们为什么要讨论这个?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有福同享,还要学会有难同当,不是我们守着一个就是一个,不是这样的。因为人心就是这样,我希望永远和大家一样,不管是吃亏还是占便宜,是不是?

所以,这些都是我们在觉悟阶段应该注意的。如果不注意这些事情,就不能保持初心和长远心,就不能在僧团中得到很好的考验。只要做到这些,我们都能回忆起来。包括一条板凳、一张桌子......,千万不要自以为是,一定要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我刚才说了,那时候饭吃到最后,吃什么呢?都是别人吃完了,剩下什么饭,我就从那里拿饭吃。因为那时候是我做饭,我有时会剩下一锅饭,都是新的,我可以从那里打饭。但外面锅里的米饭已经炒得很稀了,菜也已经只有稀汤了。我总是从那里打,因为这些米还没用完,我不会再打了。打到这里又有什么问题呢?有一次,一个师傅给我打饭,他从稀饭里捞出干的给我,他拿着勺子已经捞出来了。我让他放下,他不放,后来我就拿着勺子给他倒进桶里,随便捞了捞,不是故意捞,是真的没剩几片叶子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给我夹过菜,也没有人给我夹过菜,因为我这个人太麻木不仁了。我宁愿让别人不给我饭吃,也不愿意让别人为我特别做饭。虽然在别人眼里,吃到最后,剩饭剩菜已经不再特别,但这里仍然有特别之处,而且应该保持到最微小的程度。这都是我们在最初培养自己的思想时应该注意的。

在发心阶段,还有很多其他事情需要注意,我主要告诉大家要尽力而为。我以前在培养正念的过程中,有一天我去了一位大师的道场,当时我走了很远的路,身体很疲惫。我在工作,所以我继续工作,到最后我连胳膊都抬不起来了,但我还是继续工作,没有停下一铲。我说:"我休息一会儿,我待一会儿,我缓解一下身体。"但我没有,我只是全身心地干。后来,这位老先生看到我这样,也非常感动。只要你还有一口气,你就不能自己胡思乱想,这一定是真的。就是这样,也不一定是真的。你能做到一时,不一定能做到长久。但这一刻,我必须去做,必须去尝试。所以,在这个领悟阶段,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另外,在悟道阶段,我们要注意脸皮要厚,不怕别人说。在佛教里,特别是出家以后,不是以年龄来论的,而是以出家的先后来论的。你今年可能四五十岁,也可能六七十岁,但你出家后,有些师父可能才十几岁,他们比你大,因为他们出家早。以法为体,不以年龄为体。世俗人以年龄为标准,而不是以修行为标准。所以批评你是正常的,我们必须容忍批评。这一点非常重要。

有的人害怕被批评,你不说我,我什么都能做,但你一说我,我的小脾气就出来了,我甚至会回避,或者有别的想法。如果你是这样的人,就不会再有人批评你了,因为你不值得批评,也不具备修行者的特质。只有那些愿意接受批评,并且乐于接受批评的人,才具备修行者的特质。这种批评往往是无价的,因为你有足够的资格接受批评,因为人们愿意帮助你。如果你不够格,人们甚至都不会谈论你,那就没有意义了。

家居士三发心阶段必知:如何让行愿更加圆满?

此外,我还有一个特点,你越是多心,我就越说你。你越上心,缺点就越多,我对他就越严格。到头来,你可能什么都做好了,我却未必通情达理。好也不好,好也不好,别人的责任也是你的责任。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为什么要告诉你?因为有前车之鉴。

以前有一位大师,在开悟阶段就是这样,他积极地、拼命地做别人的工作,而且做得非常好。有一天,他对我说:"那边有东西,这个怎么样?" 我说:"你说的这个东西怪你。" 他说:"你怎么怪我呢?" 他说:"你怎么会怪我?" 我说:"你不需要告诉我这件事 你应该知道怎么处理它" 他愣了一下,然后说:"跟我没关系。" 终于生气了,愣愣地看着我,真的不明白,当天晚上就跑了。他跑出去了,后来他明白了,就回来了。回来后,我就出家了,但最终没有留在道场。为什么呢?因为我当时没有经受住考验。

这就像做手术,你有一个肿瘤,在切除肿瘤的时候可能会有疼痛,因为你忍受不了疼痛,你就把肿瘤留下了,最终有一天你会被肿瘤伤害。这就是为什么要忍受批评,不仅要忍受上师的批评,还要忍受其他上师的批评、其他居士的批评、老人的批评、年轻人的批评,甚至外人的批评。

为什么要尊重主人?因为站在主人的立场上,你才能尊重,才能尊重别人;如果连主人都不尊重,别人就更不用想了。这不仅仅是尊重主人,而是通过尊重主人来尊重每一个人,这才是目的。有些人说:"我只要见到大师,尊敬他就行了,其他的我不管!" 那你就没有尊重大师。恭敬上师的目的是让你对万事万物都怀有恭敬、恭敬之心,只有这样的心才与佛、菩萨相应,才与无我相应。

在发心阶段,人们应该注意,当我们身体生病时,我们应该忍受,不要让它影响我们的发心;我们应该想好的想法。生病的时候,这是我们消业的过程,这是因为我发了正念,我这个肿瘤要被拿掉了,要做手术了,应该感到欢喜,就应该这样。特别是有病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病容易入道,一种是有病容易退道,所以我们一定要自己调整心态。如果没有这种决心,就很容易上当受骗。

原来我从五台山回来的时候就是那个样子,胸背痛得比那腿被锯掉还痛,五脏六腑都像被揪住一样痛。当时我们两个人往前走,他走得快,大步流星;我走得慢,又疼。从山西到辽宁,用了两个半月,在这期间,我从来没有跟他说过一句 "我这疼,走不了路"。我从来没有跟他说过一句苦,没有跟他说过,你看出来也无所谓。但我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一个难得的消业机会,一个接受持续治疗的机会。果然不出所料,原来粘连的地方通过长时间的行走,最终被拉开了,然后突然就不疼了。有一天,我突然想起:"哎呀,这怎么不疼了?" 很久以前就不疼了,我也不知道。痛和不痛都忘了,不痛也不知道,痛的时候也没有深想,就这样痛着痛着就过去了!只有这样,我们的初心觉悟阶段才能非常顺利地完成。

第二个问题就问到这里。

好了,我今天要讲一个小时。还有很多问题,如果再讲下去,我就消化不了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