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风水鱼不养了可以放生吗,放生的动物,可能会再被抓,就不需放了吗?

2023-01-28 07:36栏目:放生功德
TAG:

一、护生放生

风水鱼不养了可以放生吗,放生的动物,可能会再被抓,就不需放了吗?

1、邵慧圆居士对于放生一事,苦于没有万全之策,写信给大师说:人们常常担心,动物放生后又会被抓捕,就连佛弟子也多怀疑,曾有人问起此事。弟子说,仗佛慈力加被,放生的动物决不会再投罗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总觉得没能把道理讲透彻。

2、虽然说大鱼吃小鱼,确有其事;动物放生后又遭捕猎,这样的情况也不能完全避免。可要是说小鱼都被大鱼吃得一条不剩,绝没有这种道理;放生的动物又全都被抓回去,也没有这种事情,何必多虑。

3、说小鱼被大鱼吃掉,就算放到长江,也难免不遭网捕,这种担心,似乎有理,实际上是阻碍人行善,反助人杀业。他自己幸运地做了人,又不被杀,才敢说出这种无理的话,来炫耀自己的智慧,想以此说服放生的人。倘若他自己做鱼做猪,将被杀时,无论如何都不肯这样想。心里除了希望有人救自己的性命,再不会有别的想法。

4、他难道会说,我担心自己将来还要被别的动物吃掉,被别的人抓去,宁愿现在就被杀掉,免得以后再遭殃?怎么可以无关痛痒地说出这种阻碍人善念,启发人杀心的话。这种人来生,倘若不自食其果,只怕天地日月都要挪移换位了。

5、譬如救济难民,施舍他一件衣服一顿饭,也只能保他不至于马上就死,总不能说:这一点点反正也救不了一辈子,给他有什么用,不如让他冻死饿死算了,免得日后继续挨饿受冻。又好比强盗抢劫,被抢的人总要反抗,难道会说:有本事抵抗一生,才算幸运;抵挡一时,有什么用,索性让强盗抢光算了,省得以后再被别人抢。父母对子女,用心抚育,而慈母一旦去世,也不能再养育子女,她是不是也要说:既然我死后养不了孩子,干脆现在就杀掉拉倒?

6、君子修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难道一定要万无一失,才肯放生?如果这样,全世界的人永远都不能做戒杀放生的事了。说这种话的人,必将落得自己要死了没人救的下场,可悲可叹。

7、还有人说:动物太多了,你放得完吗?

8、放生这件事,原本是为了使人受到感动,体会到放生的意义,心生恻隐,不忍心吃肉;只要不吃,抓捕者就没有市场了。水陆空一切生灵,都能在自己的天地上自由生活,这就是不放之普放。纵然不能人人做到,但哪怕只有一个人不忍心吃肉,这个人一生,就少杀许多生命,就有无量的生命幸免于难,何况还不止一个人。

9、人和动物虽然不同,佛性却本来不二。动物因为恶业,沦落得披毛带角,我们因善业幸得人身。倘若对动物不加怜恤,只顾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总有一天,人的福报享尽,动物的罪报受完,免不了从头偿还,反过来沦为他的盘中餐。

10、刀兵大劫,都是宿世杀业所感。所以,提倡戒杀放生,不仅仅救了那些将要被杀的动物,也为现在未来一切同人,断了鳏寡孤独、贫穷患难的因;种下长寿无病、安乐团圆、夫妻偕老之缘,使人们生生世世,永不遭受骨肉分离之苦,常享福寿安乐。

二、长江放生违法吗

1、因此要随分随力放生,然而,注重戒杀吃素,才是究竟解决的办法;否则,所能放生的毕竟有限,所杀的仍是无穷。放生原本是为了戒杀,而戒杀必须从吃素做起。戒杀放生是避免天灾人祸,挽救世道的关键。

2、大师进一步提示:念佛人更要将自己与一切同伦,通通放生到莲池法海中,永离生死之苦,享真常妙乐,这才是放生最大的收获。

3、

最近一段时间,大量媒体报道了一些不如法放生带来的不良社会后果,很多人都发出了放生等于放死的感慨。那大家还要不要放生呢?当然有条件的仍然要做放生工作,放生不仅是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而且对社会环保工作也有很大的利益。但放生确实要如法,要尽量避免出现目前媒体报道中出现的那些不良放生后果。本文尽量简单说说放生怎么做,才如法。

4、首先是要遵守政府相关的规定。现在有些湖泊等,由于不具备放生条件,政府规定禁止放生。这些规定是出于放生物命健康成长以及当地整个大的生态环境考虑的,所以政府规定一定有其合理性,作为佛子,肯定要遵守政府规定,因为我们常说的上报国土恩,这里的国土指的就是国家和政府。我们学佛人,不能因为出于自己功德需要,出于放生需要,不考虑国家规定和政策,这是违背我们学佛初衷的,不可取。

5、其次要咨询当地林业部门或渔业部门,看看当地自然环境和河流环境,适于哪些种类生物生存,哪些物种绝对不能在当地放生,盲目放生的后果是破坏当地生态环境,最终给我们当地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会带来长期和严重后果。还有家养的生命一般不适合放生到野外,这点也要特别注意。如现在很多鸟类是家养的,放生到野外连飞的能力都没有,更不要说他们捕食生存了。

6、第三尽力选择没有人捕捞的地方放生。当然绝对无人捕捞的地方是不存在的,如果过于执着这个问题,恐怕只有不做才最安全了,所以我们这里说的也只是相对捕捞人少的地方。我们不要因为害怕有人捕捞就不放生,这是不科学的。学佛网有些大型放生,是渔政部门等提前发布禁渔公告的,但我们相们肯定还会有生命被捕捞,但被捕捞的数量,相对于我们放生的数量来说,肯定是极小极小部分的,我们不能因为这些极小部分可能会被捕捞,就不去救那些绝大部分的生命。而且从佛教角度来说,这些极小部分可能被捕捞的生命,他们也有自己业力和因缘,我们可能真地没有办法帮助他们。

7、第四放生时除了要考虑被放生命的安全,也要考虑到是否会对当地人类和其它生命构成安全威胁。这点也非常重要,如有些人喜欢放蛇,然后也不愿意放到深山里,就放到居民区或学校周边,让别人心生恐惧,这样的放生是没有功德可言的,而且放生居民区或学校周边,他们最终的命运肯定都是被人再次捕捉或打死,如果由于不当放生给别人的生命或财产安全带来伤害,是要承担民事和刑事责任的。

8、第五大家也可以考虑一下放生的新的形态。如针对北京现在大部分地区禁止放生,有些法师适时提出了供斋放生的理念,就是出钱请别人吃素。有些人可能认为没有看到活生生的生命被救啊,就认为这不是放生,这种观念是错误的,现在动物被杀,就是为了满足我们人类的口欲,如果更多的人参与吃素,肯定会有更多的物命被救下来,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在放生的人越来越多了,而中国每年的肉食量最却以3%速度增长,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单纯从放生救命这一效果来说,大量的放生并没有实现大量救命的目的。

9、今天就说到这里,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有困难,我们在做之前,把可能发生的问题,想出解决方案,然后尽心尽力去做就好了,不要太过于纠结会产生这样问题或那样问题而不敢去做,相反我们要大胆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

10、
问:为甚么一定要受戒才比较好?不受戒修行不是一样吗?(杨天元)

答:戒是佛之遗教,佛灭以戒为师。戒是止恶向善之根本,是解脱之正门,是正知正见之南针,是三无漏学之基础。缺此或受而不奉,便是无佛无师,不肯止恶,不求解脱,不循正道,不求定慧,还讲甚么修行!(李炳南老居士《佛学问答类编》)

为什么修行者一定要受戒,不受戒而修行不是一样吗?

凡夫(梵语prthag-jana)修行的过程,不是执理废事,就是执事废理,不能行中道法门,因此,顾此失彼,顾彼失此。

凡夫心地未解脱,心易飘浮染境生心,贪著五欲(梵语pancakamah)六尘(梵语sadvisayah),难割难舍,佛有善巧方便,为令众生得以解脱,是故,制戒以防止三业之过,令自性清净;修行者若不受戒持戒,心地毫无分寸,一切开遮持犯,盲然无知,无从修起,犹如迷失的船只,漂泊于茫茫大海中,无方向可循,周旋不出,彷徨恐慌,甚可怜愍!佛弟子欲修行,若无受戒持戒其心地无所依据,亦复如是!

修行者不受戒不持戒,始终不得入佛位,欲证成菩提,终无是处。佛法的道理如同双目,受戒持戒如同双腿,两者不可或缺,有腿无目易招受碰壁与不如意之事;有目无腿,不实践理念,如人划饼充饥,说食数宝,终不可得!

修行者应禀持著理事不二的正观,方能契入解脱(梵语vimoksa)之境。受戒持戒是修行者的最根本条件与基础,所谓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因慧破烦恼,如是而证菩提。

受戒持戒的重要性,又如同建十层大楼,必须要有地下室与地基的巩固基础,方得起建一楼二楼乃至十楼的可能性,若无地基为基础,一楼至十楼皆有倒塌的危机;修行者若无受戒持戒的基础,一切善法不得生,禅定(梵语dhyana)智慧(梵语jnana)不得生,菩提无从证悟,成佛便为戏论!

佛经云:“戒(梵语sila)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

佛陀临涅槃之际,一再叮咛佛弟子,应“以戒为师”,正如此意。(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受了戒而不持戒,未受戒而心里持戒,两者那一种有功德?

受了戒不持戒是无法了生脱死的,想证成菩提(梵语bodhi),更是难上加难,因为戒是度生死的宝筏,正当发心受戒的一念是最尊贵的,受戒的确功德殊胜,能超生死,共趋涅槃(梵语nirvana),种下这戒因是难得出世之因,八识田中有戒因种子,尽未来际亦必然戒因现前,可继续受戒而修行,这是受戒的殊胜处,但受戒不持戒,这是严重破佛净戒,罪业深重必招果报的。

未受戒而心里持戒,纵得果报,必属人天小果,但人天小果仅有漏生灭,福报一尽,又堕落贫穷之数,毕竟有为生灭之法,亦属不究竟。

依佛法而言,受戒已入佛弟子因位,已种下圣因,这是重点所在,不持戒是个人堕落的果报,知见没有破,知道犯戒是不对的,果报受完,将后即不敢为,有惭傀心故;未受戒究竟还是未入佛弟子之因位,尚属凡夫位,没有种下圣因故,往往犯过失会原谅自己,宽恕自己,反正还没有受戒嘛!就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堕落下去!同时破见与破戒之较量,破见比破戒严重。所以,前者功德殊胜,后者应须努力之。

璎珞经云:“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

璎珞经云:“其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劫生死之苦。”(出处同上)


参考资料